2-吡咯烷酮英文名称为2-pyrrolidinone,CAS号为616-45-5。 2-吡咯烷酮与碱金属、金属醇盐或碱金属氢氧化物形成金属盐,在强酸存在下水解生成4-吡咯烷酮。氨基丁酸。乙酸酐反应生成 N-乙酰吡咯烷酮。在碱催化下与多聚甲醛反应得到N-羟甲基-2-吡咯烷酮。溶解性方面,2-吡咯烷酮可与水、醇、醚、氯仿、苯、乙酸乙酯、二硫化碳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,不溶于石油醚。 2-吡咯烷酮用作合成树脂、增塑剂、聚合剂、油墨、杀虫剂、杀虫剂、多元醇和碘等的溶剂。也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,用于制造尼龙4和聚乙烯吡咯烷酮、尼龙4和大脑康复的原料。
许多具有临床价值的天然产物和合成化合物都含有 2-吡咯烷酮的基本结构。 γ-内酰胺环上取代基结构的变化使2-吡咯烷酮衍生物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,如抗肿瘤、抗HIV、抗老年痴呆等。黄原酰胺是从芸香科植物水提物中分离得到的活性成分之一,是一种多取代的2-吡咯烷酮类化合物,具有明显的保肝益智作用。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。天然多取代的2-吡咯烷酮衍生物黄原酰胺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,结构上可以修饰的基团很多。构效关系研究表明,黄原酰胺结构中的7-羟基是一个重要的活性基团。本论文根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,对黄原酰胺结构中的7-羟基进行结构修饰,拟将黄原酰胺结构中的7-羟基替换为氨基,设计合成化合物3 -羟基-4-苯基-5-(α-氨基)苄基-N-甲基-2-吡咯烷酮(F1)。本文在课题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,开辟了万邦酰胺酮通过Liu Carter反应制备3-羟基-4-苯基-5-(α-氨基)苄基-N-甲基-2的方法。作为原料。 - 吡咯烷酮(F1)的合成路线。考察了合成路线中刘卡特反应的反应温度、物料配比、反应溶剂、反应催化剂等因素,并优化了反应条件。